其他

国际禁毒日 | 看见罪恶:获奖新闻照片中的毒品犯罪

2017-06-26 常州高新检察

获奖作品:墨西哥毒品战

2011年2月5日,两名男子被贩毒集团蒙住双眼捆绑手脚后杀害。Pedro Pardo 摄 (图片来源:WPP)


2011年3月15日,两名妇女被贩毒集团枪杀时紧紧偎依在一起。Pedro Pardo 摄 (图片来源:WPP)


2011年8月16日,在美丽海湾背景下,一名政府官员正在查看被贩毒集团杀害的公务员遗体。Pedro Pardo  摄(图片来源:WPP)


图片故事:太平洋上的“血色珍珠”


墨西哥南部海滨城市阿卡普尔科,这个自1960年代以来一直是旅游胜地的城市,有着世界上最美之一的海湾,被誉为“太平洋上的珍珠”。而现在,这里已经沦为贩毒集团拼死争斗的场所,许多妇女、儿童、老人和旅游者无辜被害。

 

来自法新社的墨西哥摄影师Pedro Pardo将镜头对向了贩毒集团枪口下的生命,完成作品“墨西哥毒品战”。

 

该组照片获得2012年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当代热点类三等奖。


画外音:十年,十七万人“消失”


根据墨西哥公共安全、公平、和平公民委员会的研究,阿卡普尔科是墨西哥最暴力城市。

 

事实上,墨西哥还有9个城市登上全球50大最暴力城市排行榜。

 

墨西哥暴力犯罪的猖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毒品。

 

2010年7月1日,墨西哥贩毒集团火并,29人因此死亡。

 

2011年11月23日,墨西哥贩毒集团火并,两辆汽车中发现16具被烧焦的遗体。

 

2016年12月25日,墨西哥贩毒集团火并,6颗男子人头被警方发现。

 

……

 

墨西哥官方数据表明,自2006年起的10年间,有17万人在与毒品相关的暴力事件中被杀,超过2万8千人失踪。



获奖作品:菲律宾血腥禁毒行动


2016年10月18日,Tambo街区某便利店,顾客们望向窗外,殡仪馆工作人员将36岁的埃德温·门多萨·阿隆-阿隆的遗体抬走。丹尼尔·贝瑞胡拉克 摄 (图片来源:The Pulitzer Prizes)


附着在受害人脖子上的纸板上写着:“一个瘾君子如果不停止的话,也会像他一样终止生命。”“他们像屠宰动物一样屠宰我们”,一个旁观者说。丹尼尔·贝瑞胡拉克  摄(图片来源:The Pulitzer Prizes)


图片故事:“杀无赦”的扫毒行动


2016年6月30日,杜特尔特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并正式向毒贩宣战,称将在3个月到半年内铲除毒枭,容许警察“就地处决”疑似贩毒者,不需经过司法程序。这项被称为“杀无赦”的扫毒行动,引起菲律宾国内外极大的争议。

 

据统计,2016年7月至11月,超过2000人在官方的“扫毒”行动中被杀,悬而未决的谋杀案则高达3500件。

 

来自《纽约时报》的澳大利亚摄影师丹尼尔·贝瑞胡拉克在菲律宾的35天中,拍摄了与毒品有关的41个谋杀案现场的57名受害者,完成组照——“菲律宾血腥禁毒行动”。

 

在2017年第101届普利策奖的评选中,该组照片因对菲律宾暴力活动令人难忘的描绘而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


画外音:弗朗西斯科棺材上的两只小鸡


68 岁的玛丽亚-穆萨比亚缓慢地跟在两个廉价的白色棺材后面,这是她和 5 岁的孙子弗朗西斯科还有儿子多明戈最后的告别。在“菲律宾血腥禁毒行动”中,多明戈被指控为毒贩,父子两人在家里被枪杀。

 

弗朗西斯科的两个塑料玩具被放进盒子,安置在棺材上,和他一起被土掩埋。两只小鸡被放在弗朗西斯科的棺材上,这是菲律宾的一种葬礼习俗,用于被谋杀的受害者。小鸡啄棺材上的玻璃象征着凶手良知泯灭。

 


获奖作品:金三角禁种罂粟第一年


2006年6月,金三角佤邦禁种罂粟后的第一年,70岁的岩里捧着仅剩的一把米,为一家9口的生计发愁,下一季粮食成熟还得等上3个月。生存问题是禁种罂粟后烟农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居扬  摄(图片来源:中国记协网)


落日的余辉中,烟农们在山顶栽种茶叶。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已投资5亿元人民币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这是佤邦禁种后的希望,而动荡的局势是佤邦经济发展的掣肘。居扬  摄(图片来源:中国记协网)


禁种后,偷种罂粟者要被判刑并罚款。这是被抓到的人在进行强制劳动。居扬  摄 (图片来源:中国记协网)


图片故事:“现在最需要的是大米!”


2005年6月26日,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以下简称佤邦)宣布“全面禁种罂粟,成为无毒源区”。佤邦曾拥有金三角毒源地最大的罂粟种植园区,毒品产量占金三角总量的60%以上。

 

从2006年5月开始,佤邦的烟农们面临着首年禁种后的严峻考验。禁种前,这里的人世代以种植罂粟为生。

 

“现在最需要的是大米!”佤邦联合党勐冒县委书记李志超急切地说。而打了一辈子仗的县长鲍有良则有不同看法:“粮食给了,总会有吃完的一天,最要紧的是教给老百姓种粮的技术。”

 

来自《法制日报》的居扬用相机记录下迈出禁种罂粟第一步的佤邦和佤邦人民,该组摄影作品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画外音:帮助种植毒品的民众回归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底,中国政府和企业共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并提供大量技术支援,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昔日40万亩罂粟地变成了稻田和橡胶园。

 

然而橡胶树需8年开胶,茶树也要4年成熟,只懂得刀耕火种的烟农,对于深耕细作要一步步地接受和掌握。

 

在禁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意志,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帮助种植毒品的民众回归正常生活。



获奖作品:毒枭糯康被移交中方


2012年5月10日,在老挝万象机场,老挝警方将糯康移交给中国警方。万象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2年5月10日,糯康在老挝万象机场的中老双方移交仪式现场等待移交。万象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故事:湄公河惨案


2012年5月10日,在老挝万象机场,老挝警方将“金三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正式依法移交给中国警方。

 

长期盘踞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的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及其骨干成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了“10.5”案件(湄公河惨案)。

 

来自新华社的万象报道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获得2012年度全国法制好新闻奖图片类一等奖。


2012年12月26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进行二审宣判,即对糯康等6名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故意杀人、运输毒品、绑架、劫持船只案的上诉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对糯康、桑康·乍萨的死刑判决。

 

2013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糯康等四名罪犯的死刑。

 

2013年3月1日,糯康被执行死刑。


画外音:重刑率21.91%

 

2017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禁毒工作白皮书。


《人民法院禁毒工作白皮书》(2012—2017)(节录)

 

2012年至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共计54.1万件,审结53.5万件,判决生效犯罪分子54.3万人。一审结案数从2012年的7.6万件增至2016年的11.8万件,增幅为54.12%;生效判决人数从8.1万人增至11.6万人,增幅为43.09%;毒品犯罪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从7.73%增至10.54%,其增幅是全部刑事案件总体增幅的4.12倍,成为增长最快的案件类型之一。

 

2012年至2016年,毒品犯罪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共计11.9万人,重刑率为21.91%。

 

面对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指导思想,对具有武装掩护犯罪、暴力抗拒查缉、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等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以及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为了有力打击毒品犯罪,提升毒品犯罪审判质量和效率,人民法院加强了毒品犯罪审判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除制定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外,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惩治制毒物品犯罪、互联网涉毒犯罪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6部。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毒品犯罪专项指导,先后针对涉甲卡西酮犯罪、涉麻黄碱类制毒物品犯罪和涉氯代麻黄碱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开展了专项指导,有效规范了法律适用,保证了案件审判效果。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